最近國內有名的金融數據分析機構——萬得資訊
發布了“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”榜單
這份榜單盤點了中國上市公司的500強企業,
包括國內上市的和國外上市的,
我們在榜單中驚奇的發現了一個這樣的問題,
“賣醬油”的海天
居然比國內“賣奶的大哥”——伊利
市值高出了大半個蒙牛!!!
(基于2019年第一季度末數據,海天味業市值2341億,伊利股份1769億,蒙牛乳業984億)
這就有一點奇妙了
很明顯大家買奶的頻次,
要遠高于買醬油等調味品的頻次!
仔細看一下這幾家上市公司的營收數據,
確實也支持我們的這個想法,
兩家“奶廠”營收完全碾壓海天。
2018年,伊利的營收為795.53億,蒙牛為689.77億,凈利潤分別為64.4億和30.43億。而對比之下,海天2018年總營收為170.34億元,同比增長16.8%,實現凈利潤43.65億元,同比增長23.6%。營收和伊利、蒙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,但資本市場為何如此青睞這個賣醬油的?
海天營收不足蒙牛的四分之一,
市值卻是蒙牛的兩倍還多!!!
這個數據感覺完全對不起那些
辛苦吃草玩命產奶的奶牛們啊!
投資人可不是人傻錢多!
資本如此青睞這個“賣醬油的”
畢竟是有原因的!
我們看一下凈利潤就能明白了!
海天用蒙牛四分之一的營收,
賺到了比蒙牛高出43.44%的利潤!
“賣醬油”居然這么賺錢!
小企這就帶大家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
乳制品競爭激烈 海天躺著賺錢
首先來說
海天作為調味品行業的大哥,
在國內實在是沒有什么像樣的競爭對手,
目前全國25%的醬油都產自海天,
無論是品牌形象、產品品質、
渠道建設還是精細化管理,
海天均是行業標桿,
強大的綜合優勢造就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壁壘。
(不是針對誰,在座的都是渣渣)
而賣奶的這邊情況就不一樣了,
蒙牛伊利打得不可開交,
競爭非常慘烈,
每年投入海量的營銷費用,
營收再高,利潤難免也不夠看!
所以不能怪蒙牛伊利不努力,
只能怪他們選錯了行業,
不能像海天一樣躺著數錢!
如果行業沒有門檻 那就制造業一個
講真,
賣醬油這個調味品行業,
其實入局的門檻很低,
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的小調味品廠,
當今國內調味品生產企業達到三萬五千家,
按理說這種低準入門檻的行業,
競爭應該比乳制品高啊?
但!!那是其他人!
海天有三百年的歷史,
乾隆年間的時候產品甚至都要搶購,
好的企業因為有好的產品,
好產品是建立在創新基礎之上,
2018年海天研發費用4.9個億,
這家企業擁有超過700人的科研團隊!
注意!是科研團隊!
此外,海天還與中科院、牛津大學、中山大學等
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
承接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,
累計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授權超過200項。
所以,調味品行業不是門檻低嗎?
那就用高科研投入,
給它樹立一個好了!
市場潛力巨大 備受資本青睞
盡管海天已經是中國醬油市場上絕對的大哥,
但其實海天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-15%,
對比日本頭號醬油品牌
高達30%的占有率來說
海天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。
另外海天產品覆蓋率和渠道建設
也已經非常成熟,
全國地級市以上城市已經100%覆蓋,
強大的研發能力保障了新品類擴張和發展
作為行業的寡頭,
海天自然受到資本的青睞。
說了這么久海天的故事,
對創業者有什么啟示呢!
小企同學給大家總結兩條,
1.創業首先要選對行業!在紅海市場掙扎努力100分,說不定不如在藍海市場付出10分。
2.產品/服務是核心競爭力,提供不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,再好的行業也留不住,所謂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,就是這個道理!
3.重視產品研發和知識產權,提升競爭力。
中央持續的減負政策,
對中小創業者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利好,
此時選擇創業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時機,
關于企業注冊、代理記賬、
知識產權等相關的問題,
企慧網遍布全國的代理商
都可以給你提供專業的定制化服務,
為您的企業創立發展提供一臂之力,
企慧網——企業一站式B2B服務平臺
馬上掃描二維碼或撥打服務電話
聯系我們吧!
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,決定自2019年3月1日起,在全國啟用新版營業執照。今后,經登記機關準予設立、變更登記以及補發營業執照的各類市場主體,
2019-02-22 09:04:20查看全文企慧網簡介神州企慧,是幫助企業服務商和需求企業搭建一站式平臺,幫助服務商精準獲客找到終端企業,反向,幫終端企業找到可靠服務商。整合線上線下、
2019-03-04 22:47:55查看全文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一則重磅通知《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》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,說人話通俗點解釋就是除了北上廣深四個超大城市
2019-04-11 11:13:43查看全文